1070107鳴海山警備道遺跡之旅
六龜警備線(六龜警備道)是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為了保護台灣六龜、美濃一帶平地人開採樟腦,避免與原住民衝突的隘勇線。六龜警備線沿途的駐在所或分遣所的名稱,以日本東海道的起點日本橋和東海道的53個宿場(東海道五十三次)命名。
全線位於高雄州旗山郡蕃地,現在的高雄市桃源區和茂林區境內,已納入茂林國家風景區。沿線由北往南包括上寶來、頭前山、バリサン(馬里山)、マガ(瑪雅,今茂林)4處監督所,以及下列的54處駐在所或分遣所。
由北往南:日本橋 - 品川 - 川崎 - 神奈川 - 程谷 - 戶塚 - 藤澤 - 平塚 - 大磯 - 小田原 - 箱根 - 三島 - 沼津 - 原 - 吉原 - 蒲原 - 由井 - 興津 - 江尻 - 府中 - 丸子 - 岡部 - 藤枝(今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 - 島田 - 金谷 - 日坂 - 掛川 - 袋井 - 見付 - 濱松 - 舞阪 - 荒井 - 白須賀 - 二川 - 吉田 - 御油(御油山) - 赤坂 - 藤川 - 岡崎 - 池鯉鮒(今扇平) - 鳴海 - 宮 - 桑名 - 四日市 - 石藥師 - 莊野 - 龜山 - 關 - 坂下 - 土山 - 水口 - 石部 - 草津 - 大津(今六龜區大津)。以日本傳統的東海道五十三次為順序命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下圖為鳴海山、六龜警備道等之行跡地圖
這是此次鳴海山警備道遺跡之旅的衛星俯視圖,而這是鳴海山軌跡檔.gpx,提供參考。
這是高度落差圖
4D顯示
這是我們的各山頭的時間節點
0726從停車場出發
0740南真我山
0750回到停車場
0811水口遺址
0823土山遺址
0833坂下遺址
0841真我山(休息15分)
0858關遺址
0911真我山北峰(休息8分)
0921電波台
0922龜山遺址
0926手機訊號點
0932五公廟岔路口
0933偏離路線實施探勘遺址
0942瑪雅監督所遺址
0943電塔
0951廢棄林道終點
0956庄野遺址
1019石藥師遺址
1030小水泥柱
1043四日市遺址
1047網子山(休息13分)
1120網子山東北峰岔路口
1121桑名遺址
1122網子山東北峰
1138宮遺址及鳴海下山(休息8分)
1205長椅
1210發現第一處鳴海遺址
1214發現大面積鳴海遺址
1217鳴海山(休息5分)
1233森山氣象站
1252鳴海山(休息34分)
1345鳴海下山
1355網子山東北峰
1409發現奇怪植物
1412網子山
1459廢棄林道終點
1520五公廟(休息7分)
1541真我山北峰
1555真我山(休息5分)
1650停車場
這一次的行程有點突如其來,在我原先的規劃行程之外,本來這週是要待在家中廢的,但是星期五回家的路上,接獲到班長電話,告知星期天有這樣的一個行程,想說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去走走,本來有約阿賢,可是她老人家寧願在家中廢,我雖說裝備也沒帶,不過,該有的都有,畢竟是小山而已,才一天來回,倒也沒什麼放在心上,甚至連行前功課都沒做呢!在星期六一大早,才下載了鳴海山的gpx檔,可是理事長停車的點和我下載的路徑車輛停放處是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呀!
一早我們車從舊茂林聯絡道路一直開上如圖所示的最後停車點,因為林道本來即毀壞不堪,再加上近期下雨的關係,路況非常不理想,建議接駁最好用四輪傳動汽車,像這次,我們車重人多,某些路段全員下車,四個男丁從後面拚命使勁地推,感覺似乎比爬山還累呢!
這種蜘蛛的蜘蛛絲有夠堅韌,還必須用雙手硬扯才能扯斷,搞不好小小鳥誤觸也可能被吃掉!
最近的天氣常常下雨,像昨晚要睡前,高雄正下著小雨,我還在想今天會不會出發呢!
才剛下車不一會兒的工夫,走一下下就可抵達南真我山
由南真我山往鳴海山的路上,首先能遇見的遺址是水口遺址,可惜我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在經過了後面行程多處的遺址探訪後,才漸漸地會分辨遺址,在回程時,比照地圖上水口遺址的位置,好不容易找出這個水口遺址的確切位置。
遺址的分辨可從道路兩旁是否有較為平坦的腹地,以及人為堆疊的石塊來區分
這是兩旁較為平坦,可供居住的平地,當然,你要紮營也是可以的啦
這也是回程才發現的土山遺址
駁嵌相當明顯
這是坂下遺址
0841分抵達真我山,在此休息15分
過了真我山後,不一會兒又有一個關遺址
0911抵真我山北峰,在此休息8分
而在真我山北峰旁邊不遠處,有一個電波發射基地台
幾乎在同一個點,龜山遺址就在真我山北峰的岔路口處
0932分抵五公廟岔路口,先不進去五公廟,繼續向前趕路
而五公廟旁的山徑上有幾株梅樹正盛值開花時期,白淨的梅花上殘留著前一夜晶瑩剔透的露水
沾上露水的可不只有梅花而已
逆光下的筆筒樹
在廢產業道路的終點已有數台車在此等候我們
霧是一陣又一陣地來
而地上如同我上週去清水大山般,滿滿的楓紅落滿地
石藥師遺址佔地滿廣闊的
1047分抵網子山
而在到網子山之前,能先探索到四日市遺址的所在地
1122分抵網子山東北峰
桑名遺址,就在網子山東北峰旁邊
1138抵鳴海下山
宮遺址則在鳴海下山的旁邊
在快到鳴海山前有一長排的長椅
1210發現第一處鳴海遺址
終於在1217分抵達鳴海山,休息拍了個照之後,我利用午餐時間先去森山氣象站探路,探完之後,在回到鳴海山三角點一同共同午餐。
從鳴海山可以看見褪去的雲海
沒想到森山氣象站竟然有如此之遠,要下降200公尺高,且距離有1公里,回程再考驗上坡的耐力,從森山氣象站,似乎能接到扇平林道呢
這塊鑄鐵不知道是什麼功用,不過,現在倒是被山友利用來乘坐納涼
氣象站的全貌
回程在途中發現了一奇怪的植物,很像花,但是又長在地上,看似不久就會開花,後來經過高手指點後,名為山奈
山奈又叫山柰,別名:三奈子、三賴、三藾、沙薑、三柰、 山辣。以根莖入藥,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陰虛血虧及胃有鬱火者禁服山奈。
別名:三奈子、三賴、三藾、沙薑、三柰、 山辣。 山奈的功效與作,用山奈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辛,溫。
歸經:歸胃經。
功效:行氣溫中,消食,止痛。
主治:用於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搗敷;或搐鼻。
山奈的作用:
山奈味辛、性溫,入胃經;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穀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1、山奈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當歸、甘草等分。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瀕湖集簡方》)
2、山奈治風蟲牙痛:肥皂一個,去穰,內入三賴、甘松各三分,花椒、鹽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滿為度,用麵包,煉紅,取研為末,每日擦牙。(《攝生眾妙方》)
3、山奈治一切牙痛:山柰子二錢(用面裹煨熱),麝香半錢。為細末,每用三字,口噙溫水,隨牙痛處一邊鼻內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山奈用藥禁忌:
陰虛血虧及胃有鬱火者禁服山奈。
山奈不僅僅具有這些很好的作用,還可以治療牙痛,山奈可以治療牙痛,有很多剛剛牙痛的或是常見牙痛的朋友們有所緩解,還可以清熱解毒,去除掉牙痛的症狀。-------------------------------------------------------資料來源:山奈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回程經過網子山時,原來在網子山泡茶的山友們,居然都躺平睡著了,於是我們便小心翼翼地經過,避免擾人清夢
下午天氣逐漸轉好,也讓我們一飽大景的眼福
去程匆匆經過五公廟,回程我們在此休息,用一下點心,順便也看看這廟怎麼那麼地大,而且,還沒有門喔!
廟裡簡單明瞭,裡面目前沒看見廟公之類管理者
從桌椅的整潔程度可以知道這裡一直有人在維護保養
奇特的菇類
回程一路我們看見了不少大景,只可惜都有一些樹木擋住最佳的視線
上方的雲層較高較厚,而腳下的雲層形成了雲海,我們剛好處在這夾縫中,陽光似乎也正在找尋突破口,看看山下的人們
陽光偶從雲縫中射出幾道光芒,讓左邊的雲海閃閃發光
由於只帶手機而已,擔心無法詮釋像這樣的大景,用影片來顯示應該會更棒才是
在我們開車返家的途中,才一個轉彎,陽光已完成突破上方雲層的封鎖,而腳下的雲海也開始成了薄霧,山形開始因光影的不同而有了立體感,這也是另一種美,爬山這麼辛苦,相信看到了這些,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下山之後,大家到美濃的美鳳板條吃慶功宴,還沒上菜之前,偉志就先買了一手啤酒請大家,未開動先乾一杯再說。感謝偉志山上山下不斷地贊助啤酒,把啤酒揹上鳴海三角點,我相信,這一趟,他鍛練到不少體力,但是…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就是,人家說,爬山沒辦法減肥喔…
美濃有名的就是板條,大家肚子都餓了吧,瞧這桌上的兩大盤豬腳,相信應該非常美味…但是我仍較鍾意後到的客家小炒…
感謝班長夫婦的招待,真是不好意思,這次上山讓人請,下山也讓人請,大家揹這麼重,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本以為小山隨便走走,說裝備也忘在雲林沒帶回高雄,知道會揹爐子上,但是卻沒想到大家竟然帶了那麼多水果和水。一路上也沒看見大家消耗背包內的食物,反倒是我,一路邊走邊吃,原本就已經在輕的背包的,那顯不出它的重量,大家真是厲害。下次有機會也讓小弟來服務大家,看是要吃雞還是要喝酒…我一定帶我80升的大背包來處理這一切。再度感謝班長和理事長開了這個遺跡探索之旅,讓樸實無華的鳴海山登山倒成了具有文化因子的深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