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918-0920中秋北二接畢祿山
疫情期間躲在家中二個月有餘,國家公園管理處不開放入園申請,無法規劃登山行程,導致好久沒上山。所幸疫情逐漸控制下來,慢慢地國家公園也開放部份山區供山友們前往,我便聯繫許久未連繫之好友,看看是否有啥好行程可跟,聽說此次行程是走北二段的鬼門關斷崖、無明斷崖和畢祿斷崖至畢祿山,不遵循大眾行程的畢祿林道出去,而由畢祿南峰至小完美谷,再從卯木山的合歡越嶺古道出大禹嶺,聽起來是一個有趣的行程,於是便報名參加。
雖然報名參加了,但是內心一直忐忑不安,因為畢竟好久好久沒縱走行程,再加上二個多月來一直沒運動,整天混吃等死,人也胖了不少,深怕無法負荷此行程,亦拖累隊友的腳程。
出發前二週便日日重訓,希望能找回苗條的身材,亦頻繁地長跑及利用假日衝尾寮山,以期喚回沉睡的腿力。
即便這麼頻繁地自我訓練, 內心仍祈禱中秋佳節天氣不好,取消行程以釋放壓力。不過,天不從人願,我們的接駁問題及天氣問題隨著D0日的到來,便迎刃而解了。
這是北二段鬼門關斷崖、無明斷崖和畢祿斷崖至畢祿山,再走傳統林道出去的衛星圖,提供gpx檔供山友參考
這是高度落差示意圖
總距離: 36.7 km
最低海拔: 1918 m 最高海拔: 3450 m
高度上升: 3559 m 高度下降: 3285 m
以下是我們此次行程的節點時間,供山友們參考:
D1:0918日 0617 行車終點-0727 廢棄機車-0922 耳無溪(休息55分)-1345 遠多志山紮營
D2:0919日 0510 遠多志山-0557 甘藷南峰營地(休息15分)-0811 鬼門關峰(休息40分)-0927 無明山(休息35分)-1027 無明斷崖-1233 人包分離處-1300 無明西峰-1605 鈴鳴東鞍營地紮營(取水約10分路程)
D3:0920日 0605 鈴鳴東鞍營地-0626 鈴鳴山-0822 看天池4T營地-0844 無水營地4T*4-1005 北畢祿山(休息25分)-1124 畢祿斷崖(休息10分)-1155 上稜線-1222 畢祿山-1425 登山口大營地-1710 停車處
D1:0918日 0617 行車終點-0727 廢棄機車-0922 耳無溪(休息55分)-1345 遠多志山紮營
大家在前一天順利地解決了AB點的接駁問題,並且早早地就到了王小明的民宿過夜,隔早搭上五點的接駁車,前往清泉橋。
久違的林道
廢棄機車已靜靜地在此恭候眾山友合照紀念
時間0830分,我們來到下切耳無溪最陡的路段
到了耳無溪後大家排隊地涉水過溪,中秋佳節爬山的人群絡繹不絕
大姐穿著雨鞋,藉著登山杖三兩下就過溪,我穿登山鞋,還是乖一點,拖鞋過溪來的保險些。
穿登山鞋總是比較費時費力些
選擇搭在遠多志山三角點再過去一小段,這裡實在不怎麼平,睡到一半會滾來滾去的。
0600時抵達甘藷南峰營地
從甘藷南峰營地遠眺今天的大魔王-無明山
在我們方向的左後方則有著名的護國神山-中央尖山,遠遠地依稀能看見死亡稜線呀
湛藍的天空,高聳的杉林
這是恰查某嗎?
連倒木都躺得這麼美呀,這是往鬼門關斷崖前的一隅美景
今天天氣看起來不錯,應該適合連過2個著名的斷崖才是。
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鬼門關斷崖,說實在,第一次走時,根本沒注意什麼叫鬼門關斷崖,很快地就通過了,這次我仔細地端睨一番,還真的不覺得可怕。
遠在我們前面的同行隊伍,看來,不久後會追上他們的腳步,據說他們三點就出發趕路了。
北一段的南湖大山和中央尖山,當然也看得見我們北二段的甘藷峰,而死亡稜線呢,下次有機會定會去體驗體驗。
站在鬼門關峰環視360度群山的照片
可點進去放大來看
過了鬼門關峰後就看得見無明山,而無明斷崖就在過無明山之後。
這是上無明山的最後一段小爬坡,3點起登的隊伍有人在此已經體力無法負荷,於是放棄走甘藷峰,早早回遠多志山休息。
「這…應該是個小爬坡才是,就快到了」,我一直這麼地告訴著自己
0930分,抵達無明山
哇…接下來,是今天的重頭戲
陡下斷崖
從遠處看無明斷崖,真的非常可怕,實際在走時也是挺危險的,不過幸好前人幫我們架好繩子以確保重心,所以走起來相當地放心,只要小心點,別貪快失足便是。
MIT台灣誌節目中的片段,看照片人物大小比例可以知道,這就是落差比較大的部份
就在我們安全地經過了無明斷崖後,天開始變了臉色,瞬間起霧,氣溫降低,看來,風雨將至。
走著走著,冷不防身旁一個響雷,開始下起了大雨,我內心開始為剛才與我們錯身而過的隊伍感到擔心,依他們的能力和腳程,推算時間,現在應該正在渡過裸露的無明斷崖才是,可不要出了什麼事才好呀。
行程結束後,接獲到各山區的隊伍或多或少都有人在此中秋連假登山活動中發生意外及受傷,也有人因天氣的驟變、雷鳴而發生意外的,據說,我所擔心的隊伍有人甚至因雷聲而跌落,幸虧沒出什麼大事。而有山友卻告訴我,他們走奇萊東稜時,三、四人遭雷擊中面前的岩石而倒臥,隊伍臨時採取迫降過夜,真是個不平靜的一天。
過了這片遠眺最可怕的崩壁後,就是最後一段的人包分離處
真佩服山友前輩,這麼可怕的崩壁也能找到彎彎繞而過的山徑
此處是著名的人包分離處,我們在這等往上爬的隊伍好些時間,他們採取人包分離,爬上來後腳仍不停地發抖,我想,他們該怎麼通過無明斷崖呢?今晚又要睡在哪呢?算了一下,大約會有將近30人迫降在無明池吧?應該是他們永生難忘的一個夜晚吧…
在過人包分離後,我進入長長的箭竹林,突如其來的大雨令我來不及穿著雨衣雨褲,淋雨淋到快往生了,好不容易拚死拚活地到了鈴鳴東鞍營地,拖著疲憊的身體下切取水。回到帳篷後,由於太冷,以及餓過頭的關係,暫時吃不下東西,胡亂地吃了幾口晚餐意思一下便睡了。
時間來到晚上十點,我醒了過來,離開帳外一看,天氣放晴,從樹林裡可以看見天上繁星點點,大家都睡了,我來拍張鈴鳴東鞍營地照好了。
今天我們的另2個伙伴要和我們分開,先行從北二段的鈴鳴山、閂山下山,一個是腳受了點傷,另一個是擔心回台北的車子過晚。他們的決定影響了我的意志,中秋佳節應該還是要回去多陪陪家人才是,讓我也萌起取消小完美谷的原訂計畫,另有一打算是小完美谷在合歡越嶺道並不遠之處,隨時想去就能去,這趟行程只要把畢祿斷崖體驗過即可,我一直是這麼地告訴著自己的。
0626分,抵達鈴鳴山
從鈴鳴山看畢羊縱走的畢祿山、鋸齒連峰,以及羊頭山。
今天要從鈴鳴山沿稜線往畢祿山,中途會經過一段路跡相當不明的山徑,我們在這裡花了些時間,跟我們同行的,是一個臨時從鈴鳴東鞍營地撿的年輕山友,他一人從死亡稜線過來,打算經由畢祿斷崖抵畢祿山後坐公車回台北。
他比我們早一步先出發,卻在這片林中被我們遇見了,一個人找路較為不易,選錯支稜就得再多費力上上下下穿越茂密地箭竹林,想走此行程的山友們得多多注意。
到了北畢祿山後,我們在三角點用餐,準備面對即將而來的畢祿斷崖。
別小看北畢祿山至畢祿斷崖的高低落差似乎不大,上畢祿斷崖可是非常地險峻,絲毫不可大意。
從北畢祿山披荊斬棘地到此處,是上畢祿斷崖的起點,先休息一下,再一鼓作氣扶搖直上。
年輕人顧不得山徑,腳力能上就靠自身腳力,我們在後面常常糾正他走錯了,看似極度危險的V型斷崖,他也一往直前的上攀,我心想,這哪是人走的路呀?其實,山徑就在另一旁,沒必要如此搏命演出。
上稜線後,照片中間的小山頭之後,就是畢祿山的三角點了。我們打算從傳統的畢祿林道出登山口,提前一天回文明的世界過中秋節,我在此時,已是身心靈備感輕鬆,腦子不斷地想著待會下山要吃什麼,晚上是否仍有時間來場世紀帝國對決等等…殊不知,更危險的考驗就在林道上等著我們呢…
原訂行程是從畢祿山走畢祿南峰到小完美谷紮營一晚,在行前大家討論著小完美谷揹水問題
我看圖上離小完美谷幾百公尺有活水,此活水是畢祿林道上瀑布的上游處,取碧綠溪源頭活水,應該是不怕沒水,只怕要下切多一些罷了。我便提出不用揹水,屆時到活水處取水即可。小完美谷的標高是2974,活水點是2850左右,落差不到200
在蒐集資料時,我看了MIT台灣誌走卯畢羊的那一集,節片中的14分14秒有提到碧綠溪的源頭水,影片中說枯水期,所以他們一直沿乾溪溝往下游取碧綠溪活水。而我們這次行程的前一週有颱風,有帶來雨水,說不定黑水塘就有水,不必取活水。就算黑水塘沒水,颱風帶來的雨水滲入地表下,乾溪溝不用太下有可找到水。既然是乾溪溝,植被的狀況應該還好,mit的高山嚮導也在這取過水,我想,應當是沒問題才是。
以上的研究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另外再找時間前去驗證,也順便把沒走的小完美谷和黑岩山走完。
我們下至畢祿林道8.4K遇見另一個更年輕的年輕人,一人獨自從卯木山上,在小完美谷過夜,替山友們在小完美谷至畢祿南峰的山徑上綁了不少提示的布條,再一人獨自至北畢祿山,來回畢祿斷崖。
這段路,我走一遍就不想再走了,沒想到他竟然走來回?我們一起從畢祿林道加速地往登山口前進,卻不曾想到,太管處禁止畢祿山入園申請的崩塌處,竟是0K至0.2K的大崩塌?當我不吃不喝不休息,飛奔到0.2K處,看見登山口的柵欄和來往的車輛,文明世界就在另一頭呀…
我們幾人開始找下切至崩塌處的下切點,林道高度離崩塌落差有一層樓高,我們身上均有帶繩,不過,年輕人找到樹根可抓握下切,於是我們下切至崩塌地上,再循較為平緩些的碎石處繞過去,而不直直往登山口去,個人是覺得這幾天都在下雨,幸好我們通過時沒雨,但是碎石礫仍是鬆垮溼滑,如水泥土石流般,還是不要跟大自然拚命才好。
下山後,我們一行臨時路上相遇的山友共同舉行慶功宴,慶祝行程的順利及平安,感謝大家,希望有緣能再一同上山探勘有趣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