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402探訪玉穗社及多留那使山
此次清明連假本該去丹大迂迴的行程,因為天氣的關係,主揪更改行程為探訪玉穗社,恰巧,近期在家無事又把楊南郡老師寫的塔馬荷雙城記看了一遍,重新複習了當時抗日事件中的詳細經過,一邊參照著地圖,一邊遙想那年代的所有事,沒想到居然能夠去看看書中所描述的地理環境,心中感到無比歡喜。
這次我們此次行程的節點時間,供參考
0402日
0832 中之關解說牌
0950 營地
1040 家屋遺址
1140 荖濃溪底紮營
1235 出發至多留那使山
1350 多留那使山上切點
1410 家屋遺址
1505 多留那使山
1620 下切點河床
1730 紮營點
0403日
0608 出發至玉穗社遺址
0743 沙洲大營地
0850 玉穗社上攀點
0913 拉荷阿雷住所遺址
1050 離開遺址
1120 溪床
1335 紮營點
0404日
0722 起登
0810 家屋遺址
1045 中之關解說牌
探訪玉穗社拉荷阿雷家屋遺址路線圖,檢附此次gpx檔,供山友們參考使用。
此次行程高度落差圖
一開始先約定在梅蘭部落的南橫飲食店會合
由於早到,我們附近走走逛逛,買了一份烤全豬,味道不同平日以往的豬肉烹調方式
會合後,接駁我們至中之關解說牌後,大家行囊整理好後,便從馬路旁的小徑沿稜而下
從稜上可見荖濃溪距我們仍有一大段落差,這段落差約莫900公尺,小徑陡峭不太好走,但是比起其他探勘行程的路線,個人覺得算是滿不錯的了。
山腰有部份家屋遺址
我們在此以香煙、檳榔、啤酒表達對祖靈的敬畏之心,且祈禱祂讓我們此次行程平安順利
小游教我們比讚的手勢,眾人環繞樹一圈後,右手握住左邊同伴的姆指,呼喊著加油的口號,這不知道是他從哪學來的儀式,儀式感十足。
快到溪床時,必須過這段崩壁,有拉繩,但對於揹背架,體積龐大的我,不易渡過。
下此崩壁後,即抵達溪床紮營點
我們先找塊平坦的地紮營,稍用午餐後,準備起登多留那使山
到溪床就要有溯溪的準備,聽他們說,這行程他們已經來過兩次,撤退理由均是溪水過高無法通行,而這回因為全台不下雨,日月潭九蛙都見底了,連雪山的翠池也乾涸
往多留那使山途中有一家屋遺址
多留那使山,標高1534公尺,非常陡峭,要有心理準備。
在回程的路上,我們過一處崩塌山壁後不久,遠方轟轟巨響的落石沒幾秒就從山頂滾落至溪床,如深水炸彈般地在荖濃溪水中炸裂,並迸發滾滾沙塵,幸好,我們早在十分鐘前全員渡過,假使…在現場,我想,應該是難以倖免,感謝祖靈庇佑。
第二天,輕裝探訪玉穗社,本日溯溪距離相較於昨日多留那使山的2倍,腳穿水陸兩棲拖鞋的我,在途中撿拾起一根樹枝充當渡溪工具,避免滑跤入水。
有人架設這個類似烘烤台,但是鐵絲沒有燒烤過的痕跡,我們不明白用途,週圍也沒有生火的跡象。
行程至此,溪水竟然失去蹤影,地上留有曾經水道的痕跡,可猜想非枯水期的水況有多高。
在此遇見4人小隊準備上攀至玉穗社,他們的行程是到多尾蘭山,雲峰至拉庫音溪出南二段。
時間九點多,我們抵達此行程的目的地,拉荷阿雷的故居
四處繞繞,我撿拾到印有大日本株式會社○○的酒瓶,這是古蹟呀
當然也不能忘記向祖靈祈禱的儀式
我跟四人小隊的帥哥借了楊老師的書,小米酒前拍一下文青照
週圍其他家屋遺跡
我閒來無事四處走走,在300公尺處發現一處類似升旗台的遺址
這裡有許多像這樣的樹藤,環繞著樹木,像倩女幽魂中的姥姥,用藤蔓將樹勒死
小倩的骨灰可能深埋此樹底
樹藤扶搖向天際生長
依附在週圍的樹木後生長成另一顆樹,我不是植物學家,沒辦法得知這是何種生態模式
行走溪邊發現有鹿的頭角及山羌頭
第三天睡到自然醒後,我們揹著行囊,準備爬昇900公尺到公路
上攀此處,還是得一個拉一個,小心為妙。
回家之後,我將本次的軌跡傳送到電腦,用空間定位方式,發現上河圖所標示的玉穗社舊址和我們此行的舊址,竟然差了1公里之遙。
經同伴爬文得到的答案
玉穗舊址該稜走一段之後便開始轉為陡峭,地形不佳,僅找到一棟規模較小的家屋(241323 2580547),據拉荷阿雷的後代Lasda說,之前遷移的路線是先到此處在搬往下游更平緩處居住,有可能此處也是當年遷徙過境之處
拉荷阿雷的家屋是在(240898 2579638)約自溪床走一小時不到就可到達,此為後代(顏家)為其立碑之處(2000.12月拉荷阿雷的後代前往尋根並立下『拉荷阿雷玉穗社遺址』石碑),與上河地圖所標示的舊址略有不同。此區的家屋比較完整,且規模也較大,共找到3棟規模比較完整的家屋,一棟石牆已頹圮未能十分確定。此處所採用的石頭較圓,不是切割很完整的那種,因此一但石牆倒塌,與附近的環境連成一片就會較難以辨認。
以上參考登山補給店文章: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f19c6718-13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