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717-0721馬博拉斯橫斷五日
馬博橫斷是台灣山界共尊的四大障礙路線之一,自南投東埔登山口到花蓮玉里(中平)林道出口約84.7公里,沿著中央山脈稜線而走,途經中央山脈第一高峰秀姑巒山及第二高峰馬博拉斯山,且因中央山脈受地殼強力推擠,產生劇烈扭曲,形成多處險峻斷崖;馬博拉斯山至馬利亞文路山須經險惡的烏拉孟斷崖、馬利加南山附近更是危崖遍布,西有馬利亞文斷崖、馬利加南東峰至馬布谷間有塔比拉斷崖等斷崖地質景觀。布干山頂為開闊草原,馬布谷及太平谷,地勢廣大平坦,綠草如茵,兩側林木蒼翠,為台灣高山中罕見的幽谷, 值得停留好好欣賞。
離上一次三星加南一段的行程不超過一個月,接連著就是七月份的馬博橫斷之旅,關於馬博橫斷的行程,早在兩、三年前,我就頻頻計畫,開團、流團,直至今年更是努力地向玉管處提出申請,由於假期不夠,規劃均是第一天要走到白洋金礦山屋,進而遭玉管處無情地退件,每每均要事後打電話去告知審核人員並且立下生死狀,才准允入園申請,可就是…無奈天氣作梗,一直無法順利完成,居然連南一段不可能的任務都走完了…,馬博至今還尚未…。
就在南一段的行程中向愛達邀請此次馬博橫斷之行,非常臨時地幫他在七天前申請入園,也剛剛好山屋剩下一個位子,讓我們此行得以順利成行。本來有規劃嘆息灣,但必須多增加一天,愛達公事繁忙影響,於是作罷…關於縱走最麻煩的接駁一事,我負責西段至東埔國小,他則負責東部出中平林道,在一切計劃、天氣就緒,希望此次馬博之行能夠順利成功。
這是本次馬博五天的數據資料,供山友參考
總距離 | 98.2 km | 平均速度 | 2.08 km/h |
移動時間 | 32:24 | 平均移動速度 | 3.03 km/h |
最低海拔 | 125 m | 高度上升 | 6650 m |
最高海拔 | 3833 m | 高度下降 | -7581 m |
本次馬博行程節點實際時間,並檢附馬博橫斷五日的軌跡檔.GPX,供山友參考,製定行前計劃:
D0(0716):2253東埔登山口-2310愛玉亭-2326父子斷崖-2400雲龍瀑布-0021樂樂山屋
D1(0717):0540樂樂山屋-0602乙女瀑布-0658對關-0843觀高-1005八通關古道岔路口-1121八通關山登山口-1206巴奈伊克營地-1230中央金礦山屋(休15分)-1406白洋金礦山屋
D2(0718):0334白洋金礦山屋-0355秀姑坪-0430秀姑巒山登山口(休10)-0510秀姑巒山(休20)-0544秀馬山屋遺址-0730三岔路口(休20)-0800馬博拉斯山(休10)-0900盆駒南峰-1024盆駒山(休15)-1225盆駒南峰-1412馬博拉斯山-1420三岔路口-1436馬博山屋
D3(0719):0428馬博山屋-0520烏拉孟斷崖-0700馬利亞文路東峰(休13)-0843馬利加南山(休25)-1011馬利加南東峰山屋(休45)-1110馬利加南東峰(休10)-1320馬布谷山屋
D4(0720):0457馬布谷山屋-0645馬西山登山口(休10)-0710馬西山(休30)-0815馬西山南峰-喀南帕西山西峰(休10)-0930金守鳳岔路-0947喀南帕西山(休25)-1050喀南帕西山登山口-1205太平谷-1240接中平林道-1256 43k工寮-1418石洞營地
D5(0721):0507石洞營地-0640碎石坡-0707撞牆30分-0920 19k行車終點
這是本次馬博拉斯橫斷的衛星空照圖
這是本次馬博拉斯橫斷的高度落差圖
D0(0716):2253東埔登山口-2310愛玉亭-2326父子斷崖-2400雲龍瀑布-0021樂樂山屋
星期四下班後匆忙地從斗南火車站上車,和愛達約定至彰化火車站搭乘友人的接駁車至東埔登山口,甫一下車立馬看見一個大哥正揹著厚重的行李出發,一經詢問後得知他一人正在往樂樂山屋前進,我們心想,反正登山口也不知道要睡什麼地方,改睡樂樂山屋的確是個好選項。於是便與大哥同行…愛達說樂樂山屋好像有一段路程,我倒是沒想那麼多,實際走起來,發現,還真是有一段時間呢…
由於本日的宿營地在白洋金礦山屋,氣象預報顯示此趟行程均為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我們希望能在下午三點下雨前抵達山屋,於前一晚計畫0530分起登,加上前一天偷了登山口至樂樂山屋這段的時間差,相信能趕在下雨前抵達山屋才是。
在對關駐在所竟然巧遇了五年前登山訓練,也是我第一次登山的伙伴,宗霖,他和他的山社老師、學長正執行著十來天的南二段接新康行程,看來,這趟行程頗硬,我聽到他們今晚要紮營的點是大水窟山屋,不禁為他們禱告,希望他們能平安抵達,且不受風雨的襲擾,不過,應該還是會冒雨前進吧…祝福他們平安順利成功完成。
走在八通關古道上滿舒適及愜意的,瞧愛達拍照時多麼愉悅…
八通關古道落差不大,非常好走,不過我們不打算高繞過崩壁,想要直闖舊道。
在過觀高後,一條路為現在大家走的高繞路線,途中會經過八通關西峰及八通關山,而另一條則為八通關舊時古道,現在已少人行走,多年前我也曾走過,相信這回和愛達前來應該不至於遭遇什麼樣的困難才是。
身後的就是著名的金門峒斷崖,是不是非常壯觀巍峨呢?
看似可怕的舊古道其實比起我之前經過的時候,算是安全許多,近期可能愈來愈多山友行走,崩塌處也已經加上了拉繩,不過仍要提醒山友千萬別太相信拉繩,還是要多多注意腳下的踩點是否穩固才是。
斷橋處也新增了拉繩確保安全
像我就曾經腳踩的踩點經我重量一壓瞬間崩掉,還好我重心轉移非常快速,所以還是要提醒重裝山友經過此處要多加小心才是。
當我們走到八通關駐在所時,周圍的水氣已瀰漫於四處,沒多少時間好停留,只能加快腳步前進。
過了八通關駐在所後的古道又開始好走了起來。
造型特殊的蕈類
快到中央金礦山屋前的一處瀑布,看到了這一池,真想跳下去玩水一番
本來申請到的宿營地為中央金礦山屋,不過今天看起來,山屋人數眾多,我們還是在此稍做休息,用點午餐後再出發。
由中央金礦山屋到白洋金礦山屋落差有543公尺,距離有3公里之遙,上河時間為190分鐘,是本日行程最硬也是最後的一段。
在努力掙扎一段時間後終於來到宿營地-白洋金礦山屋,由於路途較遠,一般走八大秀的團體也較不會在此過夜,相對性也顯得較為寧靜。
果不如其然,在我們抵達白洋金礦山屋後半小時即下起滂沱大雨,不遠處不斷地鳴出響雷聲呢…
山屋內果然只有我們兩人,在下雨的同時,我們先煮點熱水。
由於太早到山屋也沒什麼好消遣的,還是來睡個午覺好了…
午休完後,天氣開始放晴,而山屋內也來了兩個大哥,聽他們兩人說起,其中一位大哥想要由白洋金礦山屋單攻上次遺漏的盆駒山,我幫他推算了一下時間及腳程,再計算午後雷雨的時間,建議他晚上2200時開始起登,而在2100時大哥可能心裡感到不安,便起身離開,真佩服大哥年過五十的體力仍能勝任這麼艱難困苦的行程。
這是我的晚餐,牛小排佐溏心蛋關廟麵…不過就是忘了買青菜了,少了一點綠意!
這是下午的氣溫,攝氏12度 | 這是入夜之後的氣溫,攝氏9度 |
一樣,推算了避雨的時間,必須及早起床摸早黑起登,當我們到秀姑巒山登山口時,遠方的天邊已開始有了曙光…
遠方的山系應屬於南二段部份,可見大水窟山
秀姑巒山,標高3805公尺,山體龐大,以東北至西南走向縱列斜亙,雄踞脊樑中段最高地壘之上,巍峨蒼蒼,是僅次於玉山和雪山的台灣第三高山,中央山脈的最高峰,「五嶽」之一。北臨3785公尺的烏拉孟山,南有3642公尺的大水窟山,兩側高山名峰拱衛,如金童玉女隨侍,秀姑巒山獨聳其間,山形崔巍挺秀,形勢磅礡,不愧是脊樑上最具威儀的山岳盟主。
此刻在山頂的氣溫達到了攝氏5度
太陽終於在群山間露出臉來,光芒照射大地
而我們也被它的光芒所震攝,全身像是換了新衣裳般
愛達在三角點攝氏5度C下進行縮時攝影,結束後我們便即刻起身趕往下一個點
這裡是秀馬遺址,照片右邊最高的山頭即為新康山
今晚的宿營地就在照片左邊最高山頭-馬博拉斯山的右側下切200公尺處
愛達指著今天第二座百岳馬博拉斯山
由此開始即是整段馬博拉斯橫斷的起點
由秀姑巒山至馬博拉斯山得下切350公尺的落差再往上攀至馬博拉斯山
這一段地圖上看起來沒什麼,其實還滿陡的,上河時間是要下切110分至鞍部,再上攀90分至三岔路口
由於從白洋金礦山屋至三岔路口這一段耗掉了我不少體力,應該要保存僅有的體力去完成輕裝單攻盆駒山,所以我在三岔路口和愛達分開,他去馬博山屋取水,而我將包置放於三岔路口往盆駒山前進。
馬博拉斯山即為烏拉孟山,標高3785公尺,中央山脈第二高峰,座落於脊樑中段馬博橫貫主稜的折脊處,南與秀姑巒山隔鞍相對,烘托出巍峨壯麗的秀馬連峰;東啣以「馬」為首的馬博拉斯橫貫山脊;北馳黃當擴山,峭豎直劈於哈伊拉羅溪谷底;西稜引降盆駒山,止於郡大溪河谷。四稜歧張,根基廣袤,撐起龐大的山體,獨踞一方。
馬博拉斯山頂可看見整段馬博拉斯橫斷的山稜脊線
往西望可看見照片中最左邊的秀姑巒山及中央的玉山群峰
繼續往盆駒山的方向前進,由3785公尺的馬博拉斯山要下降至3022的盆駒山,之間的落差可以有800公尺的落差,而第一關的盆駒山南峰則是3432公尺
0900分扺達盆駒山南峰,覺得未來的盆駒山怎麼好像永遠也看不見的遠呀…
中途有個水池營地,不過看起來是沒有水的
陽光強烈的照射下,走起這段長達6公里的路,實在是吃不消,不過總算是完成了今天的百岳
盆駒山,標高3022公尺,從烏拉孟山往西北稜降下,需要走過盆駒山南峰3432公尺,繞道盆駒山中峰3109公尺的西肩,才能抵達位顧稜脈尾端,如肩狀峰隆起的盆駒山。圓圓的山頭上,疏林箭竹圍繞著一顆二等1693號三角點 景象清新幽靜,但已偏居一隅,登往辛苦。在地形學上,盆駒山這條稜脈是屬於最高隆起準平原面下的肩狀平坦稜地形,以數個階梯狀階地依序緩降,山嶺層階相當明顯,盆駒山就位處稜脈最尾端的山麓階上,與上一層階地上的盆駒山中峰,構成一高一矮的駢立雙峰造型,遠望似如駒背的兩端,又如覆蓋的盆子,山的形態頗與山名契合。
依據完成首登紀錄的鹿野忠雄所著之「山、雲與蕃人」書中,盆駒山的布農語名稱叫做Wumabungu山,山名與布農族傳說有關:從前,有一個蕃人在這座山的山頂說雷神的壞話,雷神盛怒便將蕃人的頭砍下。Bungu是「頭」的意思,Wumanun是「取而棄之」的意思。Wumabungu(烏馬薄哥)的日文漢字則譯作「馬盆駒」,後來為了順口,簡稱盆駒山。
回程的路上已經可以看見水氣開始往山頭聚集
看見這樣的照片感覺風景優美,一定是個好天氣,實則不然,我預估中午即可能下雨
才不一會兒的功夫,馬博拉斯山上的水氣竟然積累了這麼多
這顆樹獨立於草原上,頗有意境。
走在這條漫長的上坡路段,我的體力似乎也達到了活死人狀態,無法再以上河八折速度前進,每每上升20公尺就必須休息一下,沒水沒食物的補充真的是很慘。
我就在這陽光下躺在舒服的草地上閉目養神,沒過一分鐘,竟然進入了深層睡眠,柔和的陽光,涼爽的山風,週遭事物彷彿靜止一般,突然一陣驚醒,自己告訴自己該趕路了…我猜我大概睡了十來分而已吧…但感覺就好像是睡了一晚一樣地舒服…
在快到馬博拉斯山前,落差200內,天氣已經明顯變差,而且遠方雷聲嘶鳴,我內心估算著,會不會走到山頂時,閃電降臨我身上呀?不免感到憂心…目前仍未下起雨來,只得快速通過三角點,而在我前頭的一對夫妻竟然在山頂休息,直呼走不動了,丈夫頻頻催促著妻子趕快離開山頂,雷聲乍動,非常危險呀…
過了山頂後到三岔路口還要下降200公尺,水平距離600公尺才能抵達馬博山屋。
當我到達山屋時,愛達已經在山屋休息半小時之久,腳程真的非常快…
在山屋內閒閒沒事幹,山屋四處走走,發現馬博山屋頗有素密達山屋的FU,藍天、白雲、草皮、圓柏一切顯得非常和諧,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還好附近沒有缺乏公德心的山友亂大便,景觀維護的不錯
水氣是一陣一陣的,遠方的雲層則是一叢一叢佇立在我們面前
這棵樹挺像是黑魔女片中的精靈樹人
即將日落,可惜是身後的馬博拉斯山擋住了落日。
在山屋遇見了山友夫妻,他們說我看起來很像是協作,真的嗎?有這麼黑?早在他們遇見我之前,前一個白洋金礦單攻盆駒山的大哥就跟他們說,後面會有2個人,一個是外國人。所以他們以為我是那個外國人的揹工…天啊,簡直相反耶,愛國揹20公斤,比我還要重許多,是他要揹著我上山吧…
大哥跟我們說烏拉孟斷崖滿危險的,而且很多拉繩,加上我出發前,朋友也說烏拉孟斷崖無法打折,於是我們採取謹慎做法,等天亮再過斷崖。
四點半離開山屋,一路上日出前景象一如往前般地令人讚嘆,可惜不敢帶單眼來,只好用手機過過乾癮
我的手機畫素滿差的,後來才發現自己沒開最高畫素來拍
前方就是烏拉孟斷崖,透過山後方的陽光照射,陰暗面的山體顯得有點沉重且神秘
從這邊開始就要深呼吸,先吃個能量棒,來一瓶蠻牛或RED BULL再出發
這一段破碎的稜線還滿多踏點可踩,只要小心點,應該不成什麼問題才是。
由愛達打頭陣向前衝
拉繩年代久遠,所以山友只要輔助即可,千萬別太緊急而緊抓不放,太依賴拉繩,還是得靠雙腳才是。
在最後一段,也就是拉繩數最多的一段前,好好端詳怎麼上才是最安全之道。
光看到這拉繩數之多,就覺得山友們真的很貼心
過了烏拉孟斷崖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馬利亞文路山
在馬利亞文路山的山頂上,愛達到處找尋三角點的基石,但是…只有這座,我告訴他還好有這個,要不然,我們連這是什麼山也無法合影呢
往馬利加南山的整條稜線一覽無遺,而馬利加南山就是遠方那顆很像小小霸尖山的山頭。
在馬利加南山前還有一顆馬利亞文路山的小山頭
馬利亞文路山,120岳,海拔為3483公尺,不繡鋼基點,為馬博拉斯山通往馬利加南山之間的山峰,山頂平緩,西面為斷崖,北面鞍部平廣、杜鵑遍生,每年5月馬利亞文路山到馬利亞文路東峰之間滿山開滿杜鵑花。
在馬利亞文路山上和下一座百岳合影
看著馬利加南山,愈看愈覺得像小小小霸尖山,曾走過石山,不知道馬利加南山和石山哪座比較符合小小霸尖山
愛達又開始加速向上,說到這個爬坡,真不是蓋的,永遠追不上他
馬利加南山,位於臺灣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與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之間,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21。馬利加南山3,546公尺,屬於中央山脈。馬利加南山南方有秀姑巒山,北邊連接馬博拉斯山。
從馬利加南山遠眺南三段
馬西山和喀西帕南山
馬利加南東峰山屋
由於時間還早,進度有超前到(其實是我被操到),我們在山屋拿出泡麵等需開火的食物補充體力,照理來說,泡麵屬於我的備用糧,不應該食用才是,沒辦法昨天看他們吃了泡麵,嘴饞的很,硬是任性地解決它。天氣炎熱,在此過一個炙熱的午休也是不錯…
不是才休息一小時嗎?怎麼…雲突然暴增,慘了,要有淋雨的心理準備了
馬利加南東峰沒三角點基石,於是愛達用手機來顯示人正處在馬利加南東峰,真有才…
在東峰上身後的白雲朵朵,看起來滿像是海誠動畫裡的FU,很假,真的很假,手機的拍照功能真的好強大…
又得過一段瘦稜,比起烏拉孟斷崖算是簡單的了
天氣的變化催促著我們快步向前
途中,我發現許多動物的腳印,這個大小還有中間深陷的的面積,不禁令人想起黑熊…
下到草原後,遠方就是今天的目的地-馬布谷山屋
在這段期間天氣開始下起了雨來,還好,我們已經快到達目的地了
曾聽友人說,願意再帶我去馬布谷糜爛的,一直說馬布谷有多美,不過這約定應該無法遵守了吧…
悠美的谷地讓我們心花怒放,這時我想起了桑布依的森谷地這首歌…
曬了上半天的大地經午后雷陣雨一淋,霧氣開始往上冒,這裡彷彿就像仙境一般…
老天爺憐憫我們,讓我們才淋一小段的雨,而我們卻不好好珍惜,留山屋廢就好,硬是想等雨小一點後去布干山,當兩人在推來推去時,我們立馬換上雨衣說走就走。
可是才剛爬昇沒一百公尺,卻下起了大雨,我們面面相覷,怎麼會這樣…還是回去好了,跟人家爬什麼布干山呀?不懂惜福…
D4(0720):0457馬布谷山屋-0645馬西山登山口(休10)-0710馬西山(休30)-0815馬西山南峰-喀南帕西山西峰(休10)-0930金守鳳岔路-0947喀南帕西山(休25)-1050喀南帕西山登山口-1205太平谷-1240接中平林道-1256 43k工寮-1418石洞營地
一早,我們準備出發前,大地開始甦醒,而馬布谷的霧氣彷彿有生命般地蔓延開來,向我們吞沒
愛達逗趣地在草地上翻滾了起來,本來要是出發的前一刻,但我們都覺得時間就該花在美好的事物上,於是又多待了半小時才出發
因為昨天下午下雨的關係,往馬西山這段上坡就比較潮溼,從馬布谷山屋2956公尺要上到3443公尺,感覺好像也是滿硬的…不管怎麼樣,就是一步一腳印囉!
到了馬西山登山口時,由於在稜線上,讓我們得以看見太平洋,太陽倒映在太平洋上的光芒,山巒層迭交互,景色美極了…
我們卸下了我們的背包,大肆地與這美麗的大景合影
在未抵達馬西山山頂前,我們先爬上了稜線上,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坡,近一點的草坡上還有一頭公鹿,發現我們來了之後趕緊飛奔離開。愛達正在對遠方的南三段群峰紀錄
馬西山,標高3448公尺,座落於中央山脈南三段主脊馬利加南山東峰向東南伸出的玉里山支脈上,山體廣博穩重,頂嶺平坦開闊,列名台灣高山「十崇」之一。西南山麓有馬布谷盆地,谷中一色草原,美景靈幻無雙,給了馬西山擁有登高懷與空谷尋幽俱美的行程。
第一次在山頂上能夠將台灣整個中央山脈由北至南一覽無遺的,由於馬西山偏離中央山脈,今天天氣非常好,視野自然遼闊,我居然能夠看見遠方的中央尖山,一直到新康山,從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到南三、南二、南一段一直數了過來,哇…好棒的感覺呀…這些全是我經歷過的山脈呢…
繼續往馬西山南峰前進
背景的就是剛才的馬西山
真想放鬆地享受這大自然的一切呀…
前方,雲層聚集的地方就是喀西帕南山,也就是此行的最後一座百岳
面對接下來的陡下,有點躊躇不前…為什麼呢?不是因為危險,而是…
這裡風景好美呀…這個角度拍照 剛 剛 好…
愛達誇張的表情好卡通
喀西帕南西峰
今天我們好像在爬卡通世界裡的山呀…看過新海誠動漫嗎?就是那個感覺…
這一幕呢…其實是我撐不住這個誇張的動作,快要失去重心了…
路上遇到一隻被螞蟻圍攻的幼蟲,愛達問我要不要拯救他,我想,救了也不會活,而且萬物皆有其數,就算了吧…
要去喀西帕南山的捷徑,據說可以節省傳統山徑60分以上,是山友辛苦開路上去的,為了紀念他,於是叫金守鳳路…
要抄捷徑當然山徑就會比較陡一點,眼前的有兩棵枯木非常有FU,可是我們怎麼拍就是無法拍出他們之美
往回頭拍這個,我倒很會…很可以
這應該是我們兩個拍的最佳之作了吧…
帕西帕南山,標高3276公尺,是馬博橫貫山脊玉里山支脈上最東緣的百岳山峰,全山以南北縱列之勢,突聳於太平谷的西緣,從東側望,橫嶺屏障一方,甚具威儀。若從馬西山方向觀之,則山脊起伏和緩,巒頭雖尖突,但多為短箭竹覆蓋,容易攀登,是座平易近人的百岳峰頭。
愛達坐在懸崖邊跟遠在美國的哥哥視訊,並且展示週遭的風景,把本日從馬布谷走到這的稜線都細說了一遍,家人直呼太厲害了…
這個角度拍照真的很美
從這裡就開始進入下山的路段,太平谷
急速的下降中首先可以觀察到的是林相的改變,從針葉林到闊葉林,而目前正處於松針路段
在松針林中發現了大片的「咬人貓」…第一時間我立刻停下來,開始採集當本日的晚餐加菜
在往太平谷的路上有不少的高山烏頭
其實在我爬山的經歷中滿少發現高山烏頭的,所以第一時間無法很明確的確認就是它
這…就是廣闊的太平谷
這裡很適合當營地,可惜的就是沒有水源…
山草莓
太平谷非常的廣闊,所以通過時最好沿著前人的足跡,比較不會走到密密麻麻的植被中
真的是一望無際呀…
通過太平谷之後,本以為是接中平林道,後來真正上中平林道才知道這一段並不是,卻是蓊鬱森林一片,一直懷疑傳說中的螞蝗是否就在這裡
終於上了中平林道,在愛達休息的時候,我不想被螞蝗上身,於是快步行走此林道,聽說,螞蝗還會從樹上掉下來在身上,於是我更加快速度,殊不知…並不是這一段…
林道緩緩向下,非常好走
43k工寮,滿多人紮營在此處的,也聽說螞蝗難纏
破棄機車
火焰茸(叢生肉棒菌),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強的毒蕈。
中毒症狀
食用後約十分鐘就會出現中毒反應:一開始是消化系統的腹痛、嘔吐、下痢等症狀,然後是目眩、手腳麻痺、呼吸困難、語言障礙、白血球與紅血球減少、造血功能障礙、全身皮膚糜爛、肝臟不全、腎臟不全、呼吸器官不全等許多複合症狀,死亡機率極高。未死亡者亦會有小腦萎縮、脫毛、脫皮、語言障礙、運動障礙等後遺症。
民間對其毒性之強而產生恐懼,甚至有「摸了就會導致皮膚潰爛」的謠傳,實際上並沒有因觸碰外皮而導致傷害的案例出現過;火焰茸的接觸性危險在於其汁液對皮膚有刺激性、會導致皮膚潰爛、接觸口腔會造成口內發炎,但只要不去觸碰汁液、更別食用就不會有問題。
在我們快到石洞營地前就下起雨來,還好,不遠處就是石洞營地
雨降在炎熱的石頭上,大地開始冒煙,水蒸氣蒸發形成了所謂的山嵐
這裡就是石洞營地,詳細的地點大概是下切到溪谷後不遠即可發現在溪的另一側。
把摘下的咬人貓先行川燙處理毒刺部份
一定要把毒刺燙軟才好入口
再加到麵中,補充營養
愛達開始生火取暖,無奈雨不停的地,可是廢了我們好一番工夫才搞定,卻無法將大木頭完全燃起
炊煙裊裊…真想有五花肉可烤
愛達因為帶的是吊床和天幕,所以必須另找可搭設的地點
雨不停的下,似乎有變大的趨勢
火又熄了,我們趕快搶救僅存的火苗
D5(0721):0507石洞營地-0640碎石坡-0707撞牆30分-0920 19k行車終點
今天的行程算是最輕鬆的了,我們本可以四天就完成這趟馬博,可是顧慮沒事先規劃好,再者是來不及上往高雄的火車,所以選擇多待一天。
算了一下,大概也只要不到四小時就能到行車終點,心情顯得輕鬆。我還頻頻地向他說今天真的很輕鬆很容易,熟料……,請看後續…
破棄發電機
遠方的山巒已可看見暖暖的陽光
我們在大崩壁上休息,吃個點心,吹著山上來的谷風,顯得輕鬆無比…開始比較起同廠牌不同型號的雨褲功能…
愛達一溜煙似地就在山腳下了
沿著溪床上的疊石,邊走邊拍照,真是愜意
真像是溯溪行程
由於沿著疊石走太過於輕鬆,讓我一時不查我們的軌跡,突然想看一下我們到哪了,才發現和下載的軌跡不同,而下載的軌跡的林道起頭卻是在我們的正上方100公尺處。
而愛達看了看,直接說,我們從這處崩壁直接上切到林道吧…
他便起身往上走,隨後問我,這地形你ok嗎?我只好…戴著鋼盔往上衝啦…
過了崩壁上隨之而來的是密林,茂盛的植被不乏俗稱中的「恰查某」,弄得我頭巾、袖套全是,很難拆除,所以只好…報廢,再買新的。
這段上切的過程真是夠嗆的,炎熱的天氣,沒任何路跡的爬昇陡上,只能把沿途的植物當支撐點上攀。
終於到了林道,而我們看了看,這條似乎沒什麼人走,行約50公尺遇到處崩壁,經大師愛達研判,我們過不去,進退兩難的狀況,他選擇退回溪谷,他的立論是溪谷有疊石,代表有人行走,而我們手中的軌跡檔或許年代久遠而不可信,若是堅持走林道強行渡過,面臨的是困難的崩壁和茂密的叢林,兩相比較下,我們還是退回溪谷的好。
所以…我又得面對「恰查某」了…
沿著溪谷的疊石,我們來到正確的上切林道點,雖然一樣不好走,卻也比之前的好太多,真佩服前人的智慧,當林道中斷後,還能開出這條下切溪谷的山徑。
上切到林道前回頭看看下面的溪谷
這時候,才算是真正的走在「螞蝗林道」
雖然我們的速度不慢,而螞蝗大軍卻也不惶多讓
林道上的生態豐富
我在19k行車終點前的小溪稍停下來,把全身洗了一遍,溪水非常冰涼清澈,用手就能生飲,而愛達在旁幫我拍照時,發現超多螞蝗,過一會他受不了了,急忙要離開,臨行前提醒我放在岩石上的衣服要檢查一下
天啊,每件衣服、背包,全是螞蝗,這隻是在襪子上的七彩螞蝗
他們還沒吸血就這麼大隻呀?
這三隻在我的雨褲上,我用手指來比較一下他們的大小,愛達說他曾被七彩螞蝗吸過,當時不在意,後來他們的大小竟然和打火機一樣大…好可怕呀
我和愛達約定在19k行車終點會面,可是當我到的時候他卻不在…可能螞蝗太可怕了吧…不敢停留太久
19k的林道終點
超大隻的食蟲虻
食蟲虻正在食用牠的大餐
中平林道上的蜻蜓點水
上了接駁後,林道途中的水泥屋…約莫15k處吧
山上的雲又開始聚集,典型的夏季氣候
當了五天的野人,終於快回到文明的世界
在小七,我們檢視了身上的「戰果」,螞蝗大軍果然名不虛傳
最後,在花蓮進行我們的慶功宴囉!
這趟行程的接駁要感謝友人大力贊助,以及愛達在東邊的協調,當然,最感謝的是老天爺沒在途中來個颱風什麼的,雖然是午后雷陣雨,但是我們均能調整時間及行程得以避開。
幾年前就一直在計劃馬博,可是卻一直沒能如願,如今,其他未在計劃內的縱走均已完成,而這馬博…百岳中的最後一塊縱走拼圖終於在今年完成,接下來難啃的…就剩六順山了,雖然已計劃好,但…未來交給未來再說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