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814-0816六順山三日百里遊
打從開始爬山以來,認定百岳中無法完成的項目有南橫三星暨南一段和六順山,曾那麼地以為完百遙不可及,如今,在七月竟然不可思議地走了三星暨南一段。在這七、八月的月份裡最不可掌握的就是颱風的動態,永遠無法提前得知它什麼時候會來,而行程只能照排,見招拆招。於是便早早預排八月走六順山及七彩湖,當東西段的接駁及成員均已喬定,又見無颱風來襲擾,眼看就要儼然成形,就在出發前二天成員告知無法參加,只能抱持著將要第一次獨攀的心態,打電話給文政大哥,沒想到他隔天的回覆竟然是可以,另外又找了大姐,既然成員均為西部,便將從萬榮林道進變更為丹大林道進,臨時開始打電話尋找接駁至丹大橋的司機,這次行程還真的是倉促成形。我們甚至連坐火車到集集火車站都非常地趕呢…
本來規劃是四天三夜的行程,但是由於成員腳程均比我快,沒想到,居然原訂第一天的紮營點六分所竟然在下午一點半前就到,我們便再往前推進…沒想到…後來竟改成三天的行程…
以下是我們這回六順山及七彩湖的行程紀錄,請參考:
8/14:0529 丹大吊橋出發-0700 二分所-1321 六分所-1555 廢棄工寮(紮營
距離:29.2
上升:1952
下降:232
時間:10h19(含休息)
8/15:0401 出發-0625 3號隧道口-0742 台電招待所叉路口-0940 七彩湖紮營-1029 六順登山口(輕裝)-1158 登頂六順山-1325 六順登山口-1332 七彩湖(返程)撤帳-0508 2號隧道口紮營
距離:34.73
上升:1818
下降:1390
時間:13h07(含休息)
8/16:0457 返程-0756 六分所-1158 二分所-0158 丹大吊橋
距離:36.07
上升332
下降:2431
時間:9h01(含休息)
這是衛星示意圖,提供六順山七彩湖的軌跡檔.gpx供下載參考
這是高度落差示意圖,請參考
0813日下午,南部大雨,增加上火車的難度,還好班長孫興華的神救援才讓我順利地搭上這通往六順的列車。
到了集集車站後,我立刻四處找吃的,原來,這家宜珍小吃就是我們的接駁司機開的
司機載客往東埔或丹大林道的經驗很豐富,價格也比其他家車行公道實惠,特此介紹山友多加利用。
8/14:0529 丹大吊橋出發-0700 二分所-1321 六分所-1555 廢棄工寮(紮營
我們在怪手旁紮營過了一夜,一早便整裝過溪,還好,水並不深。
吊橋放了兩台越野機車,不過聽fb上有人說路斷了,機車無法通行,讓整條丹大林道安靜了不少
整條林道大致像這張照片一樣寬廣,非常好走,唯一小心的是或許會有落石。
剛開始的穿越山洞
下面是丹大溪,我們的過溪點海拔大概是450公尺左右,本日的高度爬昇要走450公尺走到海拔2410的六分所,約2000公尺的上昇,不過還好長度是24公里而已,平均下來,一公里上昇不到100公尺,不算陡。
這是二分所,從二分所之後就再也沒手機訊號…所以有什麼事要聯絡的就在此完成吧…
二分所看似還有林務局的人使用,缺水的可在此裝水。
丹大林道一路都滿大的,難怪有些人可以請當地接駁騎機車接送至七彩湖,不過,費用單趟是六千,來回就要一萬二,這可令人猶豫呀。
這是三分所,目前已成危樓狀態,缺水。
![]() |
|
![]() |
![]() |
這是往六分所途中的最後一處水源,大姐在此裝水時不慎滑了一跤呢…所以印象深刻…
天氣是愈來愈熱,林道非常的長且遙遠,而一路上卻沒什麼遮蔽,真該學文政哥帶把傘來才是…
還好我有戴太陽眼鏡,戴上後馬上像減少了2度c一樣,自我安慰自己。
加年端部落
這是山茼萵(昭和草),文政哥一路一直採集,想要晚上加菜用
我倒也順便嚐了下味道,的確,很像我們火鍋料理中的茼萵味道,下回要是忘記帶青菜上山,可以多多採集食用。
路旁廢棄的卡車
從海拔450公尺一路上昇到卡社群,也是海拔2400公尺,接下來的落差大致不會太大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
布農(Bunun是指「人」)族原居住在今南投縣竹山、名間一帶,為找尋新獵場及耕墾土地求生存 ,乃向外遷移,擴張領域,上溯濁水溪,沿溪畔聚居,形成巒社群(Take Banuao)及郡社群(lsibukun) 兩大聚落。
經過一段長久年日,巒社群分出卡社群(Take Bakaha),丹社群(Taka Vatan),卡社群又分出卓社群(Take Todo)。而郡社群及蘭社群(Take Pulan)可能在祖居地 (asandaingaz)時已分支。現代學者均將布農族分類為上述六人族群。
卓社群 (take 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
卡社群 (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
丹社群 (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巒社群 (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
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以南投縣信義鄉最多、其次為花蓮卓溪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桃園鄉、台東縣海端鄉。
這應該是臨時休憩使用。
![]() |
![]() |
丹社群 (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不管是卡社群或丹社群,這附近一帶的地形較為和緩,也種植不少原住民作物。
據「布農族傳統文化誌」內提到,布農族採「棄耕制」,會先種植小米、糯米及該奴南樹。等收成後再種植青芋、甘藷,接著是巴達兒「batal」,其後是稗「tsalaz」,等稗收割後,休耕約五年,讓草木恢復地力。經過五年後,該奴南樹已經長成可用之材,於是就砍下來做為建築材料。
布農族農耕休田法,一家之中,最少有九塊旱田可輪流耕種,每一個部落,總需比村落八、九倍大的耕地才能輪流墾種。
路上偶然間發現的糞金龜…
![]() |
|
![]() |
![]() |
終於到了六分所,佔地非常廣闊,還有個直昇機起降坪
看似已經很久沒人來使用了,畢竟丹大林道路斷許久,能來的大抵也是登山客或是當地原民。
本預劃今天在此紮營炊事,但由於太早到,讓我們產生出再推進往下一個水源處再紮營,至於會不會更改成三天的行程,後續再看看天氣狀況來決定吧。
午休時把文政哥路上摘的山茼萵拿來試吃一番,再加上我的炒泡麵,吃完,體力頓時充沛,再走個二十公里也不成問題呀…
![]() |
![]() |
![]() |
從六分所往廢棄工寮是一段海拔向下約300的下坡,走在這段路上,週圍兩旁均是松樹,不怕豔陽高照。
這是過工寮不遠的水源,發現了這處水源讓我們決定紮營地在工寮旁的林道上
找了塊平坦無虞的地面就快速紮營
![]() |
![]() |
在涓涓細流下,為方便我們取水,文政哥巧思架設路旁的水管來引水,省去了我們不少時間。
8/15:0401 出發-0625 3號隧道口-0742 台電招待所叉路口-0940 七彩湖紮營-1029 六順登山口(輕裝)-1158 登頂六順山-1325 六順登山口-1332 七彩湖(返程)撤帳-0508 2號隧道口紮營
由於擔心午後雷陣雨,再加上或許有機會將行程改成三天,我們討論提前起登,一來,避開雨神的時間,二來,增加行程的彈性,可選紮營七彩湖,也能改變心意,第三天直接下山。
在30k過後不久可看見往七彩湖的捷徑,離開丹大林道直接上攀,經我後續一比較,與原始路線相比可節省10公里的路程,約莫三小時的時間呀…
離開丹大林道走捷徑,路段是之字形林道向上,上到頂端後開始有展望,走在台電人員維修電塔的路線上
從這裡之後就屬於比較小條的山徑,有開始爬山的感覺了,否則,好像一路都是走在大大的林道上。
我們這一趟丹大林道之旅,一路上常常見到動物的骸骨,或是看見水鹿,感覺,這裡應該是獵人的天堂吧…動物未免也太多了…
捷徑上最後一處的高壓電塔
我們剛上電塔又馬上發現一頭正在用角磨樹的公鹿,看見我們立即飛奔逃跑,不像能高安東軍的水鹿一樣不怕人。
從捷徑接回丹大林道
一下切接回丹大林道會連續過三個隧道
隧道滿短的,不像眠月線的隧道一樣必須點燈
捷徑後段林道樣貌
隧道一景
今天的天氣感覺不太妙,才一大早雲層就已開始聚集了
林道後段景色
![]() |
![]() |
一路上不停地會遇到台電高壓電塔…過電塔後有幾段是可以抄小徑,大約可節省個幾百公尺的彎路
林道途中不乏黑水塘,也是動物們晚上出沒之地
![]() |
![]() |
照片是我們從路旁的疊石直抄小徑
可在路旁遠遠看見凹谷中有人紮營遺留的垃圾及餘燼…
遠方是台電招待所
可是我們今天必須趕路到七彩湖紮營,再來回六順山,台電招待所就交給回程吧…
水氣開始一陣又一陣的湧上
![]() |
![]() |
怎麼一眨眼,能見度就變得如此…
這個池好大呀…盡頭還有間房子,不過,房子倒是沒屋頂就是
![]() |
![]() |
![]() |
小屋後頭還有一小水池,說小,其實比起其他黑水塘來說大多了…
在屋後地上有一大片的蛇莓,我們三人嘴饞不停地吃著天然的維他命C。
旁邊還有一露天的廁所呢…不過沖水的水管破裂,無法沖水就是。
這個捷徑快到七彩湖了
從高處往七彩湖看,不愧是除嘉明湖外最大的高山湖泊,好大
陡下一段後我們尋找平坦之處搭帳,提前享用午餐以增加待會兒六順山來回的體力。
七彩湖位於六順山北方直線距離約3公里的中央山脈主脊東側,行政區隸屬花蓮縣萬榮鄉,湖面緊臨中央山脈主脊,海拔高約2875公尺。水池有一大一小,大池面積達2公頃,位居西北,小池約0.1公頃,處於東南。一般以姐妹相稱,姐池湖水清澈見底,中間最深處應達十數公尺,昔日常有水鹿成群遨遊嬉戲於 池畔,故有「鹿池」之稱。後來又以湖水是由七座隆起的小岡巒圍繞,如七星拱衛,稱為「七豆湖」。又以湖水常映著夕陽射出七道光芒,故美名為「七彩湖」。
說到高山湖泊,七彩湖的水真是清澈,幾乎不用過濾,舀水時也不怕水混濁,我想,應該和底質有關,底質是砂礫,屬湧昇泉。
可惜我們來時天氣已變差了,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看見七彩湖最美的一面,扼腕呀……
遠方的六順山天氣看起來很差…
走到這片地形滿特殊的,很像是水族館的牛毛氈,滿山遍野的牛毛氈
走在山徑上,由於它太長,一腳踩著頭,另一腳三不五時會被自己絆倒,要小心點
六順山,2999公尺,位於丹大山列主脊七彩湖南主稜約3公里處 ,是一座東西橫嶺狀的崇闊山巒,附近稜寬頂平,滿山淺竹,形勢溫和。長嶺上的西鄰聳有嶙峋岩峰,東緣則是坡坂和緩、草萊漫舖的基點峰,具剛柔配對之美。雖然六順山的海拔高度,僅勉強擠進三千公尺之林,但他卻是中央山脈主脊安東軍山以南20餘公里的主脊稜脈上,唯一逼近三千公尺的高山。往南也要拖了3公里之後,才有關門北山3028公尺隆起。因此,在群山低伏中,六順山獨顯昂揚屹立。
在六順山回程時下起大雨來,一路上披風戴雨地,想必今晚應該也沒星光倒映在湖面的好景色,如此一想,大家研議還是拔營撤退的好…
早知道不住七彩湖,當初何必揹帳、搭帳,如今又得拆帳,可花了不少體力及時間呀…
我們在雨中下撤,預推在林道上的山洞紮營,今天走的里程數及時間已經有點超出負荷
腳都已經起了水泡,疼痛難耐呀…
路旁突遇一條會甩尾做勢攻擊的蛇,身體呈暗褐色,尾巴為黑色,捲曲著身體搖晃其黑色的尾巴,實在是查不出是為何種蛇…
後來經網友指導為菊池式龜殼花
我們在林道的隧道附近找了塊稍平坦的空地就搭起帳來
8/16:0457 返程-0756 六分所-1158 二分所-0158 丹大吊橋
今天睡比較晚些,不過也是五點起登,大家都希望能夠早點下山吧…
我們比預期地快回到高繞的林道上
過了這棵倒木就是捷徑的林道,從此之後便是一路向下,直到第一天紮營的工寮處
怎麼今早好像天氣轉好了…那我們的七彩湖豈不是…人算不如天算,山中氣象真的變化快速呀
從工寮到六分所這段要爬昇300公尺,是回程中唯一的爬昇段
魚鱗狀的高雲
兩旁是丹大群和卡社群的農作
遠方是南三段
崩壁處的展望非常的好,前天大太陽下趕路,實在沒什麼心情好好欣賞週圍的山脈
我們終於到了二分所,開始聯繫司機早點來接駁,另外便於此處沖洗一番,也煮午餐補充體力。
大姐直喊起了大大的水泡,疼痛難耐,而我也是起了兩三個小水泡,下山的姿勢受限於水泡,只能踉蹌般地前進。
下降到了丹大溪,文政哥選擇原路回來
原路水深過膝蓋
我過溪時,剛好遇見路過的原住民,他們指導溪水較淺之處,於是我告訴大姐直行溪水較淺些,在膝蓋以下。
坐上接駁後,我們直達宜珍小吃部點了他們的招牌菜,大家饑腸轆轆地大快朵頤一番。
而此次的六順山七彩湖雖沒見到最美的一面,不過,也算是完成三日百里的壯舉,這應該是我爬山以來走最遠的一次。
不過,山永遠在,下次再挑個時間來七彩湖糜爛便是,或許不久的將來丹大林道會修好,屆時…便能直接開車到七彩湖也說不定…哈哈…有點痴人說夢便是。
很開心能和快腿的文政哥和大姐在三天內完成這趟行程,了卻我百岳中最後的心願…接下來的百岳就…唾手可得了…